如果说诉讼律师可以“治疗疾病”,那么,法律顾问就可以“预防疾病”。企业要想健康的发展,“防病”的意义远远大于“治病”。如今企业聘请法律顾问已经逐渐成为企业防范法律风险的趋势,也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法律风险防控机制。很多企业对法律顾问在经营运作中究竟价值几何、有没有必要历来有很多误区。
误区一:企业规模小不必请律师
有很多经营者认为,自己企业经营规模太小,请律师不划算。但是事实上,企业规模越小,在谈判中的掌握的主动权就越小,越容易“被迫”接受不合理的商业潜规则和大企业事先准备好的“格式条款”,成为受害者。这样的小企业往往处于高风险的境地,企业的生存空间非常脆弱。这时,一个优秀的法律顾问的工作,也许并不是在与对手的谈判中叱诧风云、针锋相对,而是懂得什么地方可以让步、什么地方是死穴和底线。甚至即使在经营者为了商业考虑而不得不冒险签署一些不合理、风险较大的条款时,至少他能够让你对风险有多大、能大到什么程度以及是否有补救措施可以化解等等问题有充分地了解,而决不会吃哑巴亏,出现没有预计到的后果。
误区二:不打官司何必请律师
很多企业仍是习惯性地将律师与“打官司”联系在一起。认为只有纠纷发生时才有必要考虑请律师。而一旦请了律师,却发现也未必能够达到预期的诉讼结果。实践一再表明,事先的风险防范远胜于危机发生后的补救措施。
律师除了诉讼,以及在诸如公司上市、国企改制等法律规定必须由律师参与并出具法律意见的领域外,至少还可以提供以下方面的服务:提供法律咨询;起草、修改相关法律文件完成法律审查;出具律师函等;参与企业制度设计;商务谈判;针对重要岗位的员工法律培训;涉讼类法律顾问服务。
这些仅仅是聘用法律顾问的一些基本功能,而聘请法律顾问的战略性意义,其外延却要丰富、广泛得多,这里只能抛砖引玉,有眼光的经营者自会看得更远。
1、提升工作效率
当企业家有了值得信任的律师合作伙伴,一旦发生法律问题,可以由律师出面解决,而自己则可以从不擅长的法律事务中抽身出来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提高工作效率。
2、拓展社会资源。
对行业较为熟悉的律师能够为企业家进行政策动态的指引,并介绍一些业内企业的通常作法、商业模式等等,尤其对一些刚刚成立不久的企业迅速摸清行业规则起到很大作用、甚至少走很多弯路。
3、提升企业文化。在走向法治化的时代里,拥有一名熟悉本企业的律师,在某种意义上已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发展状态和企业经营者思路的标志。
现代律师的法律服务已经远不限于传统的法律服务领域,对于企业而言,好的律师可以参与企业决策,可以协助企业更好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可以更合理地设计企业运行机制,可以更稳妥地消除企业内在矛盾,可以帮助企业的做大做强、提升竞争力。
中港星专业法律顾问,优质的服务为客户解决重要问题。